臺北影展新銳熱門話題作來了 銀獎配樂遺作在臺首映

 

臺北電影節以引介新銳導演作爲最大特色,除了影展招牌的「國際新導演競賽」之外,也不忘選入各國話題新銳作品進入觀摩單元,今年選入多部在各大影展放映甚至得獎的新秀導演;包括勇奪本屆日舞影展雙料大獎的「下落」、曾獲金馬獎肯定的冰島作曲家約翰.約漢生生前唯一導演作品「後人類傳說」、以及耗時7年籌備,榮膺本屆鹿特丹影展開幕片的「1917迷走莫三比克」等作品,提供喜愛從影展挖掘新秀的觀衆挖寶。

許多影迷爭相朝聖的美國日舞影展,每年都被視爲獨立製片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在該影展首映的「下落」(Identifying Features),以美墨邊界爲背景,描述一位母親得知前往美國工作卻音訊全無的兒子過世消息後,決心冒險跨越邊境,尋找關於兒子的下落,峯迴路轉又命運交織的劇情宛如「烈火焚身」般扣人心絃,征服評審及觀衆,獲得日舞影展全球劇情片類觀衆票選獎和最佳劇本雙料得主。

曾以「愛的萬物論」和「浮城謎事」獲得金球獎及金馬獎最佳配樂的冰島作曲家約翰約漢生(Jóhann JÓHANNSSON),雖於2018年驟逝留給影迷無限遺憾,但其生前完成的首部也是最後導演作品「後人類傳說」(Last and First Men)將在臺北電影節首映,該片改編自1930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說,以前衛影像和散文般的鏡頭語言,展露出他在爲好萊塢電影擔任配樂之外,也大膽嘗試實驗影像的多元才華,該片還邀得奧斯卡得主蒂妲史雲頓爲該片獻聲。

首部長片便一鳴驚人,與「王者之聲」、「凱文怎麼了」等片齊名歐洲電影獎初選名單的朱奧‧努諾‧品圖(João NUNO PINTO),耗時七年籌備及構思的新片「1917迷走莫三比克」(Mosquito),以一次世界大戰爲背景,描寫奉命前往殖民地莫三比克從軍的葡萄牙年輕士兵,經歷來自環境、戰爭的多重考驗而重新看待自我的歷程,人性描寫宛如非洲版「現代啓示錄」,獲選爲今年鹿特丹影展開幕片。

亞曼達‧柯內爾(Amanda KERNELL)曾以「薩米的印記」在威尼斯影展獲獎,2017年在臺北電影節放映時亦獲極大好評。她的新作「壞媽咪」(Charter)以精準眼光側寫女性在困境下的自主與掙扎,因兒子的求救電話而回到家鄉的女主角,面對前夫和鎮上居民的排擠,讓他毅然決然帶着孩子遠走他鄉,然而周遭環境的步步進逼,讓他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除了上述作品外,另有多部獲國際影展肯定的暖心佳作,包括住在山林小村莊的單身宅男爲愛前往都市,開啓主角晚熟青春期的威尼斯影展參展作品「愛你哞法度」(Lessons of Love);英國獨立電影獎的新導演和新演員雙料提名,刻劃個性互補的姊妹淘面對即將走入人生下個階段的同時,堅定的情誼卻因爲種種意外被考驗的「琳恩露西」(Lynn+Lucy)。

本屆影展亦將放映多部深刻描寫人性衝突的作品:獲得伊斯坦堡影展最佳劇本及剪輯的「非法跟監」(Passed by Censor),劇情描述檢查書信的獄卒有著作家夢,文思泉涌的妄想卻牽引他闖進囚犯家屬生活,掀起連串風暴;獲選釜山影展、掀開哥倫比亞內戰創傷的「拾魂」(Valley of Souls),描述倖存老漁翁順流而下,尋找被武裝游擊隊帶走的兒子下落,跟隨沉靜河水,追尋靈魂的蹤跡;而入選柏林影展的「呼喊遺落天堂」(Paradise Drifters)則刻劃3位崩世代青年在前往南歐路上相遇,心緒與現實都走投無路的處境,映照出當代青年無盡漂流的前景。

「薩米的印記」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呼喊遺落天堂」映照出當代青年無盡漂流的前景。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更多新聞報導

張清芳離婚首發聲被贊爆 遭打臉是冒牌貨

▪ 終於走出喪妻痛 辛龍復出時間點曝光

▪ 酸民一再圍剿砲轟 范瑋琪深夜吐委屈「已真心向院長道歉」

▪ 友人強抱Max自拍 隋棠目睹愧疚「當孩子說不要,就是不要」

臺北電影節 金馬獎 金球獎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