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敗了胡蝶,成為中國首任影帝,卻經不起渣男唐季珊的誘使

 

《人心》描繪一個富家子弟(王元龍飾),瞞著身為大造紙廠廠主的母親,在外娶了一個丈夫(張織雲飾),生了個兒子,設立了小家庭。其子得知後,大為震怒,逼得自己不得不分離。自己歷盡艱辛,受盡感情煎熬。後來,他母親經營的工廠出現大罷工,危急前夕,獲得兒媳營救,只好兄弟二人和解,情侶團圓。整部電影的價值觀內容是不可取的,但張織雲良好地把握了配角的內在情感,演來情真意切,很是感人。《人心》公映後,引起轟動,張織雲也就一炮而紅。

後來有人告訴“大中華”創辦者之一的顧肯夫:郵件曾由《申报》某一個人擅自開啟,將其中面目姣好者的相片取去。顧肯夫聽了大為反感,惱怒地與報社負責人交涉。報社便勒令該人交出報名表及玉照10餘張,其中之一就有張織雲的相片。顧肯夫等看完張織雲的相片後,指出她的面貌雖非豔麗奪目,但具備悲劇女演員的個性,加上她的相片被竊,說明其外在形像有這種氣質。因而決定通告她到期前去複試。

“大中華”1924年末創立時,曾登報招考男演員。當時我國影片事業初興,許多男性指出,當影片演員既能贏得一份工作,獲得一份薪水,又很難揚名發跡,因而錄取者的人數許多,一下子就有數百人報名。錄取分三步進行,首先填寫一份含個人履歷及個人專長的報名表,附兩張報名照寄給《申报》某號信箱為收件處,10日為限。第二步在預選的基礎上,通告入選者複試。誰知,在開箱檢測這些報名表及報名照時,除了徐素娥尚符合條件外,竟無一理想人選。

複試的考點設於卡爾登酒吧。張織雲因膽怯,最後到場。顧肯夫問她的身世和學歷,她低聲俯首答話,似羞似怯,別有一番情態。顧肯夫慧眼識人材,毫不猶豫地被她投檔,代為更名張織雲,並決定由她出任“大中華”首部電影《人心》的主人公。

張織雲是我國晚期電影界上頗有名氣的電影明星。

1925年,北京影壇舉辦“影片皇太后”的議會選舉,預選出10人。其中有張織雲、楊耐梅、王漢倫、宣景琳、黎明輝、韓雲珍、李旦旦、周文珠和胡蝶。翌年秋的兩天,在北京新世界遊藝場舉辦選“影帝”會議,在預選的基礎上,再選出一人為“影帝”。投票表決結果,張織雲獲選,她也就成了中國首任“影片皇太后”。

張織雲本名張阿喜,籍貫東莞惠州,1904年生於北京,在北京長大。意外3歲喪母,家境貧寒窮苦,為的是求生,她去錄取“大中華電影子公司”。

之後,她執導了《战功》、《可怜的闺女》、《新人的家庭》、《空谷兰》、《玉洁冰清》、《未婚妻》、《爱情与黄金》、《梅花落》和《失恋》等電影。當時知名的編劇張石川、鄭正秋和女演員王元龍、王獻齋、宣景琳等,常與張織雲在表演藝術上戰略合作。

正當她在事業上騰飛之時,意外在生活上經不起茶商唐季珊的誘使,做了他的小老婆,受盡霸凌和煎熬。1931年,她與唐季珊再婚後去澳門。她的後半生是在澳門度過的,直到前一兩年去世。

文章標簽   玉潔冰清 可憐的閨女 失戀 申報 戰功 未婚妻 愛情與黃金 人心 梅花落 空谷蘭 新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