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喜慶”,就該婉拒《四海》嗎?荔枝影評人

 

被現實生活不斷捶打的,又何止是阿耀呢?比如說沈騰飾演的母親提醒阿耀,“千萬別活得和他一樣”;比如說看起來瀟灑不羈、自由自在的周歡歌,也難以預料到他們的悲劇宿命。與其說影片裡的故事情節很荒謬,不如說韓寒更想通過那些故事表達心靈世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道理。

或許韓寒他們也居然,《四海》引發責難的其原因竟然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但是,結局夠不夠“喜慶”,就該成為評判一部新年檔影片的國際標準嗎?也許該片與元宵節的氛圍不完全契合,但帶著情緒去看待創作,也大可不必。撇開種種爭論和仇恨,不妨問一句,韓寒為什么要這么做?

但那些,必須成為婉拒《四海》的理由嗎?

看見這兒,我們也就知道,《四海》為什么總是在戲劇和悲劇之間反覆橫跳——這不就是生活的真相嗎?

從前的韓寒是叛逆的,也是熱血的。但現在的他,更像朴樹在歌裡唱的,“曾經越過山和大海,也沿著人山人海”,只想走他們的“平凡之路”了。他開始不斷提醒劉昊然飾演的小城青年阿耀,要認清現實生活,千萬別以為他們嗎有能力打拼四海。

與之有關的暗喻,在影片裡隨處可見。它是在大城市裡飄飄蕩蕩、沒有根基的紙飛機,它是阿耀在鐵籠子裡不斷轉圈的特技表演,它是那扇讓阿耀和歡頌進不了臥室的門……

阿耀和歡頌騎著三輪車,從幾百公里外的湖邊走進深圳,卻只找出一個擅於吹噓他們的“修塔哥”。他對三個青年人說,酒桌上的事情,你們怎么就能當真了呢?再說我們只有一面之緣,你們憑什么堅信我會幫你?

只好,我們在影片裡看見自以為是摩托天才的阿耀,在真正職業級的勁敵面前不堪一擊;自以為能夠給所愛之人帶來美好的阿耀,在大城市裡很快喪失了方向……

至少,我並不這么看。做為韓寒的第二部影片,《四海》所以有硬傷,但是還很多。比如說,敘事節拍前後脫節,前半段在沈騰和尹正的加持下極其歡脫,後半段又急轉直下,讓人看不出希望;又比如說無關緊要的故事情節設置過多,無論是失憶爺爺的友情線,還是警官與放高利貸者之間的互相抬槓,都變得可有可無,導致這部影片的拖沓和散漫。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影片的結局,既是編劇故意安排的巧合,也是無法避開的命運。這或許是人到中年的感嘆,或許是歷經世事的哀嘆。總之,雖然編劇攝影機對準的還是這個懵懂、衝動的小城青年,但攝影機背後的這個人,卻似的嗎“老”了。

在濃濃的年味裡看一場基調哀傷的影片,的確讓我們很多不習慣。觀眾們有點兒情緒,也很正常。也許更大的職責必須在宣發的身上,從前期片花以及各式各樣宣傳冊上看,《四海》更像是一部傳統的賀歲喜劇。特別是沈騰和尹正在攝影機前的活耀,更為深了通常觀眾們的錯覺。

這算不算韓寒對曾經年少輕狂的歲月的調侃?抑或是,他仍然不敢和那個世界和解,借阿耀的故事情節發出他們的示威?

“祝你之後住的飯店都是含早的”,許多網民對這句對白不屑一顧,但我一點也笑不出來。小城青年,無論是阿耀還是歡頌,對世界的認識可能將就是這么幼稚、膚淺,但那又怎樣呢?自己的內心深處,仍然有最迷人、最正直、最閃爍的角落。在我看來,這就是影片最打動人的地方。

文章標簽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