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僅打一次敗仗,卻保中國300年無人攻打,生前1句話廣為流傳迄今

 

可世人依然瞧不起他,為的是發生改變他們的宿命,陳湯離開了這兒,居然剛到洛陽,陳湯就碰到了太妃,富平侯張勃,他看見陳湯的該文後,極為欣賞那個青年人,正逢漢宣帝讓大臣們推薦專業人才,張勃立刻推薦了陳湯。

漢宣帝便讓人送郅支可汗的女兒回去,結果女兒一回家,郅支可汗就變卦了,還殺了東漢使臣。眾所周知,即使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自己護送你女兒回來,你還殺了他,是個人都忍沒法這種的侮辱。而郅支可汗之所以敢這種做,是因為他算準了秦朝這會兒不能千里迢迢來攻取他們,果然,秦朝選擇了冷處理,只是不斷讓人去要使臣的屍體。

郅支可汗上前,內心深處更是得意,並且頻頻侮辱漢使:

陳湯,山陰瑕丘(今煙臺青州西北)人,他雖出生於窮苦之家,並落得靠乞討借貸維生,受盡州里人的取笑嘲諷,但即便如此,陳湯也未曾放棄過唸書,他本就是個聰明小孩,日復一日的堅持下,陳湯寫得一手好該文,博學多才。

此奏疏簡直稱得上“史上最霸氣奏疏”,其中最後一句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即“勇於侵害強大漢王國的人,即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死自己”,這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出處。

在陳湯的指揮下,打得郅支可汗部族落花流水,陳湯殺了郅支可汗的妻妾、兒女、名王等1518人,並生擒145人,還有1000多人選擇戰敗,陳湯獲得勝利。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柔然呼韓邪可汗已稱北籓,唯郅支可汗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無法臣也……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居困厄,願歸計強漢,遣子入侍!

由於漢元帝時期,柔然內部關係緊張,5個可汗在爭奪戰皇位,其中呼韓邪可汗和郅支可汗還把女兒送去秦朝當人質,後來戰爭平息,郅支可汗派使臣進獻,順便提出接女兒回來,若是秦朝君主願意,自己必將歸降明廷。

幸好,愈來愈多大臣看見了陳湯的就可以,又薦舉了他,漢宣帝才放他出來,事實證明,我們沒有看錯人。在之後的日子裡,陳湯相繼使臣歐洲各國,並每每送上妙計,立下功績,漢宣帝也對其越發寵幸。

儘管陳湯贏了,是幹了件大好事,但再怎么說,他都有錯在先,假傳聖旨,這但是殺頭大罪,陳湯卻毫無懼怕,甚至立刻給君主寫了一份奏疏,上奏:

而《战狼2》裡的一句對白,也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那便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對白更讓人熱血沸騰,引發萬千中國人的共鳴,今天,筆者要和我們說的那位英雄,正是2000多年前,第二個講出這句話的人,他一生僅打一次敗仗,卻保中國300年無人敢犯,他就是東漢高級將領,陳湯。

2015年6月20日,一部名為《战狼》的電影公映,一經播映,快速火遍大江南北,這是吳京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費時7年,幾乎投入了他所有的積蓄和心血,他就是要通過整部影片告訴我們,中國男兒的英雄本色!2年後,《战狼2》公映,再度贏得所有人的讚頌。

是可忍,孰不可忍,陳湯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但是被殺的使臣裡,還有他的摯友,接著陳湯幹出了一件“大事”——假傳聖旨,跑去鄰近藩屬國借了40000人,準備攻取郅支可汗。

瞭解前因後果後,漢宣帝不僅不怒,反倒極為驚訝,他將陳湯封為關內侯,賞五百戶三百戶、黃金百斤,陳湯一戰成名,贏得所有人的敬重。建華二年(前6年),陳湯逝世,追封破胡侯,後來漢武帝倒臺,更是追封諡號為“壯”。

然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漢宣帝準備器重陳湯時,陳湯的母親逝世了,陳湯再三權衡利弊後,決定回到洛陽,入朝做官,不去奔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快速傳開,在當年這個重禮、重孝的時代,陳湯的行為無疑惹怒了所有人,漢宣帝立即將他逮捕獲罪,推薦他的張勃也遭到抨擊。

文章標簽   戰狼 戰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