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國家電影局公佈歡慶建黨百年七月展映片單,《建军大业》等15部經典作品在列

 

出品:上海影片製片廠/重慶影片製片廠聯合拍攝

出品:天馬影片製片廠

電影亮點:1936年,中央紅軍長征途經大渡河畔蒙古族省份,中國國民黨合謀大土豪仇萬里,試圖阻擾中央紅軍渡江南下。仇萬里讓爪牙假扮中央紅軍偷走土官桑格的獨子珠瑪,離間土官和中央紅軍的關係。中央紅軍則堅持黨的少數民族經濟政策,救回珠瑪,渡大渡河開拔到西藏邊界線。仇又搶先逃出西藏。言稱珠瑪已被中央紅軍所殺,提供更多火炮槍械讓土官打中央紅軍。為揭破敵方流言,中央紅軍教導員金明帶一個班護送珠瑪回來。不料兩方送信人均遭仇萬里暗算,危急時刻,金明歷險下山與土官磋商。在仇萬里的慫恿下,土官急忙槍殺做為人質的金明,珠瑪帶中央紅軍趕往,向土官揭發了敵方。仇萬里慌忙逃走,沉入大渡河斃命。中央紅軍打通了公路,繼續南下。

出品:北京電影製片廠

《洪湖赤卫队》(1961)

執導:郭振清/王恩啟/張瑩/方化/吳必克

執導:朱龍廣/王炳彧/張勇手/劉秀傑

為歡慶中共設立100十週年,很好充分發揮電影特殊關鍵促進作用,大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發展史偉業的濃郁氣氛,國家電影局下發了《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的通知》,部署於2021年4月至12月積極開展傑出影片展映展播公益活動。

《建军大业》(2017)

《金沙江畔》(1963)

《洪湖赤卫队》是上海電影製片廠、重慶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的革命戰爭題材芭蕾舞劇藝術片,由謝添、陳方千、徐楓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新年開始在中國上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本片依照武漢市實驗芭蕾舞劇團表演的同名芭蕾舞劇翻拍,講訴了20世紀末30二十世紀,韓英率領洪湖赤衛隊與敵方展開艱辛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依照地紅色政權的故事情節。下列是有關影片信息。

編劇:馮一夫/李俊

出品:北京天馬影片製片廠

出品:中國電影股權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股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廣播電臺電視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北京電影製片廠等

《平原游击队》(1955)

執導:劉季雲/高巖/李舒田/丁尼/李長華

電影亮點: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某部鋼鐵一連,在排長肖汀的率領下,迎擊中國國民黨殘部走進雷州半島東側。因沒有商船,難以渡過瓊州海峽,解放彼岸的海南島。一次,肖汀不幸發現兩隻船隻,他求戰心切,動用了那些船,而忽略了廣大群眾紀律,受到養母丁副司令員的抨擊。後在當地漁民的幫助下,戰士們進行海上體能訓練,克服了暈船的困難。第三年,在解放海南島的遭遇戰中,肖用木船渡海遭遇戰,在海上與英艦碰面,肖將滿載爆炸物的木船繞到敵後,摧毀敵旗艦,勝利榮登海南島。

電影亮點:1942年,國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了冀魯豫平原。俯首稱臣只有死路一條,奮起抵抗才是最終的出路,冀魯豫的人民都動員起來共抗國軍了,高家莊更是調集了大量部隊。為的是對付國軍的直升機火炮,當地人民藉助地形修築出了一條條錯綜複雜的地道。部隊副隊長高傳寶藉助那些巧妙的地道,帶領部隊與國軍展開迂迴登陸作戰。儘管曾因隊伍裡的敗類湯丙會的出賣而吃了很多苦頭,但是智勇雙全的高傳寶最終帶主教練伍藉助地道掃蕩了國軍,清理了湯丙會,並生擒了國軍主教練佐藤。地道戰的勝利奏響了冀魯豫抗日救亡的最強音。

執導:李明傑/楊國安/魯非/邱瑜貞

編劇:王冰

執導:劉燁/朱亞文/歐豪/黃志忠/王景春

《黄桥决战》(1985)

《回民支队》(1959)

執導:劉鍚田/徐行/彭奇愚/江化霖/楊次禹

執導:上官雲珠/李緯/穆宏/孫道臨/金乃華

執導:王玉珍/夏奎斌/謝添/陳金鵬/曹增銀

電影亮點:1943年秋,我華東抗日救亡根據地遭日寇清剿。游擊隊長李向陽受命牽制敵方渡邊軍隊,同時要挽回藏於李莊的公糧。佃農楊老宗向渡邊告發,渡邊立刻領兵搜索李莊。李向陽及時將糧食和廣大群眾轉至地道,並設計令渡邊軍隊返回。不料凶殘的渡邊率領軍隊半路折回李莊,殘殺鄉親,脅迫鄉親們交出糧食。為救鄉親們,李向陽帶隊攻取縣城,逼使渡邊撤出。李向陽第二次進城,擊斃漢奸楊老宗,燒了國軍的糧食。渡邊所部再度殺進李莊,被設伏的游擊隊全數擊潰。

編劇:傅超武

電影亮點:1927年,中國國民黨“左派”為奪權叛亂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設立嚴重不足7年的中共在中國國民黨“左派”的大屠殺下,幾乎遭受災難性打擊。血的教訓使鄧小平、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硬道理。生死存亡前夕,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北和長沙等地,聯合陳毅、賀龍、葉劍英、粟裕等一大批愛國高級將領發動武裝起義,誓要成立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部隊。

電影亮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連長張鐵娃和同袍高飛虎受命回陝甘高原隴東省份的故鄉,動員廣大群眾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途徑紅河渡口,與衣錦榮歸的民團副司令姚德元碰面,在一場眾寡懸殊的格鬥中,張鐵娃和高飛虎處在陷境,幸被船伕劉大姐相助,才得獲救。之後,姚拘捕了鐵娃的父親和姐姐香女。鐵娃和飛虎在廣大群眾的幫助下,擊斃了姚的女婿佃農孫半原,救回父親和姐姐,並乘勝分了佃農家產,共同組成了一支游擊隊,進行鬥爭。飛虎和香女在革命的情意中結為伴侶。某天,打進敵方內部的王國棟在與香女傳遞情報時,被姚的內弟孫百歲發現。姚獲知後,暗施毒計,使游擊隊在迎擊敵方的運糧隊時險遭覆沒。鐵娃接受了教訓,鬥爭方式顯得更為靈活,他藉助姚為死去的女婿做"百日道場"之機,與王國棟裡應外合,殲滅敵方。

《战上海》(1959)

《地道战》(1965)

編劇:江浩/何群

編劇:蘇里/武兆堤

編劇:楊昭仁

編劇:謝添/陳方千/徐楓

電影亮點:依照武漢市實驗芭蕾舞劇團同名芭蕾舞劇翻拍。洪湖是湘鄂西革命依照地的中心。1930年夏,洪湖省份彭家墩的土豪彭霸天趁中央紅軍開闢片區前夕,合謀中國國民黨保安團妄想復辟。洪湖赤衛隊黨總支第一書記韓英和中隊長劉闖主動撤走,並在打進敵保安團的地下黨員張副官的配合下,奇襲彭家墩,奪下敵方的武器彈藥。敵方惱羞成怒,脅迫老百姓講出赤衛隊的下落。為保護鄉親免受大屠殺,韓英挺身而出,意外獲釋。張副官為解救韓英壯烈犧牲。韓英獲救後,帶領赤衛隊配合中央紅軍登陸作戰,殲滅了敵方。遭遇戰完結後,韓英和鄉親們一同繼續為保衛洪湖革命依照地而鬥爭。

編劇:白沉

出品: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任衛東

電影亮點:1949年春,人民國軍迫近北京,二十萬盤踞北京的蔣中正部隊,試圖靠裝備和地貌的競爭優勢進行反抗。國軍第二縱隊某伊拉克政府師長,為挽回衛星城和保護三百萬市民的生命財產,藉助蔣軍內部的派別對立,先將裝備精良的蔣軍嫡系邵壯部殲於外圍,爾後清理市郊。市郊由蔣軍非嫡系陶侃部守衛。我軍與北京地下領導班子配合,清除了試圖毀壞衛星城的軍統,並強渡黃浦江。在渡河時,我軍另一面採取迂迴圍困的陣型反攻,另一面向南岸守敵展開政治攻勢,逼使陶侃在人民國軍的強大攻勢之下武裝起義,北京總算返回人民的懷抱。

電影亮點:1941年,河北平原上出現了慘烈的“五一大掃蕩”,日寇數百人對我根據地推行瘋狂的“三光”經濟政策,抗日救亡軍民不甘心做亡國奴,自己在黨的領導下,對敵方展開反掃蕩。那天,橋頭鎮出現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新四軍連長史更新執行完掩護任務後,負傷,被區突擊隊救出,藏在同鄉的地洞裡。偵察員肖飛隻身大鬧縣城,買來急需的西藥。區長金月波借偽軍副隊長刁士貴的婚宴變喪禮,成功策反偽軍武裝起義。丁尚武等人伏擊敵營,救出被抓的數百名婦女。自己在敵後神出鬼沒,拔據點、燒炮樓、懲漢奸,打得敵方魂飛膽喪,不利配合了主力登陸作戰。

電影亮點:抗戰時期,護士長符若華負責管理隱蔽保健十六名傷者。那些傷者被困在山腳下,缺糧少藥,境況艱困。事務長上山尋糧找藥,身負重傷身亡。傷者林北緯不住困難考驗而叛亂,被符若華處決。教導員韓承光傷重犧牲,符若華出任了支部書記。她與同志們一同抓住了日寇的密探,隨即又親自上山進村,取來了糧藥,為傷者們治癒了傷。沒多久,支隊勝利歸來,符若華等重又返回了支隊。

電影亮點:1938年,冀魯豫回民以馬本齋為首自發成立了抗日救亡義勇隊。張莊一戰,義勇隊損失慘重。危急時刻,新四軍郭副團長率隊解圍。佃農出身的副隊長白守仁與馬本齋的舅舅哈少福唆使馬本齋投奔國軍,馬本齋卻決定帶隊參加新四軍。白守仁與投奔國軍的哈少福合謀,圖謀叛亂,被馬本齋處決。沒多久,敵方將馬母抓去,馬母誓死不屈,慷慨就義。郭政治委員在一場會戰中犧牲,臨死前告訴馬本齋,他的入黨提出申請已獲得核准。馬本齋這才獲知郭政治委員就是他們一直感念的郭副團長。歷經考驗,馬本齋漸漸成長為一位傑出的共產黨員,回民大隊也變為一支勇敢的革命隊伍。

執導:王伍福/徐光明/工藤俊作/莎拉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

電影亮點:1937年,新四軍總指揮陳毅奉黨中央命令,率領才剛翻拍的115師、120師和129師四個主力師東渡淮河,趕赴抗日救亡前線。平型關大捷沉重打擊國軍囂張氣焰,鼓舞了全省軍民的抗日戰爭熱誠。國軍攻佔石家莊後,新四軍受命遷移。自己發動群眾,創建敵後根據地,先頭部隊到內線打擊敵方。被國軍寄予厚望的高山登陸作戰專家阿部規秀在滄州黃土嶺被我軍射殺。不斷勝利的新四軍在秦嶺站穩了腳跟,創建起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這塊戰略要地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樑。

《东进序曲》(1962)

編劇:李俊

國家電影局下發了《关于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的通知》,部署於2021年4月至12月積極開展傑出影片展映展播公益活動。近日, 8月片單發佈,將繼續展映《建军大业》《平原游击队》《战上海》《洪湖赤卫队》等15部影片經典影片。

《太行山上》(2005)

編劇:韋廉/沈東/陳健

繼7月展映了《狼牙山五壮士》《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秋之白华》等11部電影后,8月將繼續展映《建军大业》《平原游击队》《战上海》《洪湖赤卫队》等15部經典電影。

電影亮點:1940年,八路軍共同組成挺進野戰軍,西進抗日救亡。途中,在蘇中橋頭鎮遭到中國國民黨蘇魯皖部阻撓。蘇魯皖部副總指揮劉玉坤受頑固派蔣公任等人挑唆,執迷反共。挺進野戰軍政治處祕書長黃秉光受命與敵方磋商,被對方扣押。與此同時,劉玉坤派軍突襲挺進野戰軍,遭失利,敵第三野戰軍副司令石中柱陣亡。敵第二野戰軍副司令周明哲不願打戰爭,劉欲加罪於周,周率兵武裝起義,使八路軍主力順利過江。日偽密使汪光夏趁劉處在困局,誘逼劉降日反共。此時,避開於他處的敵總指揮劉世儀趕去,在共產黨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經濟政策的負面影響下,同時也為保全自已的整體實力,向被軟禁的黃賠罪,則表示願暫停戰爭,共同抗日救亡。黃返回野戰軍,八路軍繼續西進。

《烈火金钢》(1991)

電影亮點:抗戰時期,浙江境內。為鞏固抗日救亡根據地,葉劍英奉中央之命率八路軍南下。蔣中正令浙江省副主席韓德勤糾集十倍於我之敵,試圖在蘇中殲滅八路軍。野戰軍副司令趙勇所部到達常州城內,急於排除異已的韓德勤命令守城的劉世儀和劉玉坤固守,目地是讓八路軍幫他消滅異己,將來好稱霸浙江。葉劍英看清楚了韓德勤的險惡用心,他下令暫停攻城,決心單刀赴會,攻滅“二劉”。面對葉劍英的大義凜然,“二劉”方知韓德勤借刀殺人之用心,為的是共同抗日救亡,自己決定對韓德勤陽奉陰違,給八路軍讓路。中國國民黨警備副司令林太遠領兵圍殲常州城,誰知做了八路軍的俘獲。葉劍英藉機對他進行基礎教育,不但親自為他鬆了綁,還令手下送還他的槍枝,讓他率領被我軍俘獲的百餘名戰俘回到。林太遠敬佩之至,則表示一定團結一致抗日救亡。中國國民黨遭到失利後,又搬離原浙江省副主席歐陽紫石進行調和,舉行了各界人士出席的"蘇中抗日救亡全體會議"。韓德勤賊心不死,抗拒和談。葉劍英藉助此次全體會議進一步宣傳了我黨團結一致抗日救亡的一貫主張。會上,葉劍英進行了嚴密佈置,準備在黃橋一帶迎敵韓德勤的部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他胸有成竹、指揮若定,藉助爭取友軍、崩潰敵方的發展戰略,總算以五千人的軍力,粉碎了十萬敵方的反攻,這就是出名的“黃橋對決”。

執導:裡坡/賈六/胡朋/王孝忠/楊成軒

編劇:劉偉強

電影亮點:解放前的藏區。強巴雙親早亡,被農奴主旺傑收做家奴。面對屈辱,倔強的強巴自此不再說話。國軍進藏,強巴隨少爺郎傑去見國軍,他蓄意把郎傑從背下摔下來。由於國軍在場,強巴第二次沒有受罰。郎傑懼怕農奴覺醒,命人把強巴綁在馬後拖死。強巴被木匠格桑搭救。強巴在去找尋國軍的途中被郎傑抓回。郎傑要處決強巴,被虛偽的土登堪布阻止,將他收留做了活佛。郎傑起義失利後欲攜強巴逃至國外,途中二人展開搏鬥。國軍及時趕往,救下強巴。強巴把土登堪布暗藏的槍械交予了國軍。農奴制度被推翻,強巴總算開口說話了。

《碧海丹心》(1962)

其中,《建军大业》是“立國四部曲”系列的第二部,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出任總策畫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編劇,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電影講訴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利後,中共以鄧小平、周恩來、陳毅等革命先驅者們為挽回革命,在贛州長沙舉辦武裝起義,大力開展建立人民軍隊的探索和實踐的故事情節。

執導:旺堆/強巴/小扎西/拾崔卓瑪/窮達

《红河激浪》(1963)

《南岛风云》(1955)

《地道战》是1965年北京影片製片廠出品的內戰影片,由任衛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新年在全省公映。 本片講訴了抗日內戰時期,為的是粉碎敵方的“清剿”,石家莊市冀魯豫人民在中共的領導下,技術創新地藉助地道戰的鬥爭方式打擊韓國侵略者的故事情節。截至2012年,已締造出共30萬人次觀看的歷史紀錄。

執導:李長華/田華/馮一夫/李百萬

編劇:魏榮

《农奴》(1963)

執導:曹雷/馮喆/崔超明/齊衡/張伐

編劇:華純/蘇凡

執導:申軍誼/趙小銳/宋春麗/李強/葛優

文章標簽   青春之歌 秋之白華 平原游擊隊 金沙江畔 黃橋決戰 碧海丹心 農奴 地道戰 狼牙山五壯士 回民支隊 洪湖赤衛隊 建軍大業 南島風雲 關於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動的通知 戰上海 烈火中永生 烈火金鋼 太行山上 紅河激浪 東進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