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比劉德華還紅的麥嘉,因炒股差點自殺,今77歲還是熟識的樣子

 

那位大師告訴他,就算想繼續掙錢,必須進軍炒股方向。

現在的麥嘉已經77歲,儼然是一個老者了,有時會發生在商演公益活動上。

談起澳門的喜劇片,麥嘉也是直言不諱,他說,澳門電影已死,時代總是隨著時尚變化。

炒樓暴利後,麥嘉總感覺他們得換一個方向,就怕忽然間炒樓將他們家底全數都賠進來。

1944年,麥嘉生於東莞新會,14歲移民澳門,接著再全家遷居芝加哥,在芝加哥讀電子工程建設。大學畢業後還做了一兩年的工程建設師。

八十年代之後,澳門影業衰敗,麥嘉三人的創作經營理念產生分歧,新藝城1991年宣告停用。此後麥嘉選擇退出影藝圈專心炒樓,儘管沒有在娛樂圈這時候的知名度,但是炒樓所賺的暴利,可遠遠要比娛樂圈的利潤率大得多。

本片本年度影片票房達至2600多萬,是澳門第一部衝破2000萬影片票房的影片。麥嘉也因在劇中的飾演與洪金寶一同獲第2屆澳門影片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成為金像獎發展史上僅有的雙胞影后。

1982年,麥嘉執導並和張國榮共同主演了戲劇電影《最佳拍档》,整部三十二年前的港產戲劇,不但片尾曲好聽,戲劇包袱很多,但是爆炸、飈車、滑翔等特技場面也式十分充裕,使得本片大獲成功。

但是,麥嘉有一個很怪異的癖好,那就是堅信算命此種說法。

他還是我們熟識的樣子,標誌性的小鬍子跟著很喜慶的光頭屁股。並且看上去整個人精神狀態很棒。

1973年,麥嘉29歲,澳門影片界是邵氏和嘉禾的天下,成龍才剛逝世,廣東話影片全面復興。麥嘉先後與洪金寶,黃百鳴等設立先鋒影片公司,嘉寶影片公司,努力奮鬥影片公司,出品創意設計獨有的廉價影片。1980年,努力奮鬥影片公司獲得金郡主院線老闆娘雷覺坤的器重,轉投金郡主並更名“新藝城影片公司”。

後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以麥嘉為首的新藝城不斷推陳出新,出品的很多影片都贏得了巨大成功,在所有的影片中都是光頭形像,麥嘉的光頭形像也被眾所周知,像《难兄难弟》、《搭错车》、《开心鬼》、《圣诞快乐》、《八星报喜》、《何必有我》等。

在那位大師的指點下,麥嘉便將他們的資金全數投入到了股票市場,但是居然,此次的決定,讓他這么多年來的血汗錢有去無回。

人在芝加哥時,他老討厭去唐人街看影片。影片看多了,麥嘉也開始有了挑剔,總覺得好片子還是太少了。這樣的人都能拍影片,為什么我不可以?此種年少輕狂給了他莫大的毅力,讓他返回芝加哥,帶著1000萬美金回到澳門拍影片。

隨即在算命師的指引下進軍股票市場,一夜間幾百萬港元全數泡湯,麥嘉幾乎自殺未遂。

麥嘉,石天,黃百鳴,施南生,陳百祥,泰迪羅賓,張徹被稱作“新藝城七怪”,其中麥嘉有“亞洲地區鐵人”的外號,皆因他在拍戲時的著迷刻苦,不眠不休,令人欽佩。

麥嘉,石天,黃百鳴四個老闆娘帶著三個夥計住進了佔地面積不夠五千的新辦公室,自己沒有想過,在這間辦公室裡,新藝城締造了香港電影的全新時代。

講起大起大落的人生,麥嘉現如今已是雲淡風輕。他說現如今對於名利,已經沒有那種渴望。他曾經日進斗金,每晚的工作就是數錢,沒有任何的快感,反倒讓人迷失。喪失了所有的化學物質之後,歸隱起來的他或許找出了生活的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麥嘉和劉德華一同戰略合作過影片《情圣》,故事情節裡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令人歎服。

無論怎樣,他都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請記住那位老人家。

說到戲劇大師,我們第二個想到的必須都是劉德華了吧,可在星爺獨特的無厘頭戲劇藝術風格之後,還有一名明星的搞怪功力是十分不錯的,在六十八十年代給觀眾們帶來太多的快樂,一直為現代人熟知,他就是光頭佬麥嘉。

在被此種想法煎熬下,麥嘉便找出了一名街坊傳聞很靈驗的算命大師。

文章標簽   八星報喜 情聖 何必有我 搭錯車 聖誕快樂 開心鬼 難兄難弟 最佳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