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Mama,有時Mimi》移工懷孕被視作一種錯誤?編劇盼該片推動觀眾們同理心

 

《有時Mama,有時Mimi》片花

為的是更貼近移工爸爸,蔡佳璇在攝製前夕開始自學印度尼西亞文,現在已經能夠用許多基礎的單字或語句與印度尼西亞爸爸們溝通交流,除此之外,她也試著在劇中放入印度尼西亞元素,比如配樂方面融合了印度尼西亞傳統音樂創作「甘美朗」。蔡佳璇則表示:「因為甘美朗中的鋼片琴類、木琴類元素,與嬰幼兒音樂中經常出現的樂音有相近之處,或許能夠融合產生新火花。」她又說:「這部片有一層意義在於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人們,不直接摒棄異文化的特色,而是試圖尋找共存的方式。」

FlicksHouse官網:https://garageplay.tw/flickshouse

談及攝製《有時Mama,有時Mimi》的動機,編劇蔡佳璇透漏,他們在小學生時代就曾以關懷之家為主題拍課堂作業,在重新加入「怪咖系列」的編劇群后,她再次對關懷之家造成興趣。「我覺得楊姐有『怪咖』的特質,她奉獻數十年的人生,為愛滋患者、無國籍寶寶等邊緣群體撐起生存的空間,走在法律邊緣也不畏懼退縮。」蔡佳璇說:「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讓她三十五年來支撐起幾百人的大家庭?」

※圖、文由:停車場提供更多

談及希望整部片能帶觀眾們甚麼,蔡佳璇則表示,主流社會長期以來,都將移工當做工具,忽視自己的人性須要,使得移工懷孕被視作一種錯誤,自己誕下的小孩因而成了沒有身分的「無國籍寶寶」。蔡佳璇直言,這是長久以來的問題,整部短片難以處理此種結構性的議題。「我想提供另一種角度,邀請觀眾來認識楊姐的理念,參與她日常服務所經歷的狀況,」蔡佳璇希望藉由電影,讓觀眾們貼近移工雙親與小寶寶心靈中關鍵或微小的時刻,理解身而為人都有愛與歸屬的市場需求。

《有時Mama,有時Mimi》內容敘述1986年,楊婕妤建立了「關愛之家」,30多年來服務了少於700加速度工的小孩。我們都叫她咪咪,就是爸爸的意思。咪咪永遠有許多事要做,晚上接送孕婦、照料小孩、縫製義賣品、與外界單位溝通交流應對,甚至徒手接生嬰兒,都是她的日常……《有時Mama,有時Mimi》將於4月15日大熒幕公映。

FlicksHouse Facebook歌迷頁:https://www.facebook.com/flickshouse

金馬編劇楊力州監製的「怪咖系列」記錄片,由隆中向下基礎教育基金會支持攝製,停車場娛樂發售,聯手新世代編劇,藉由圖像深入探討動保、同婚、移工、基礎教育等相同議題,其中由《游移之身》蔡佳璇主演的《有時Mama,有時Mimi》(英語劇名:Mimi’s Utopia),聚焦庇護機構「關愛之家」創立者「楊姐」楊婕妤的故事情節。關懷之家創立三十多年來,收容過無數非法移工之子、艾滋病感染者……。

文章標簽   有時Mama,有時Mimi 游移之身